作者:原创

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将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
成立仪式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宣读学院成立决定并致辞表示,集成电路学院为学校实体教学科研机构,隶属信息学院。这是继今年年初“集成电路学科与工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设置为一级学科之后,我国高校响应这一举措的新动作。
集成电路学院将由原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与电子工程系共建,并由吴华强担任首任院长。
据报道,集成电路学院在课程设置上结合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以及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设置集成纳电子科学、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和集成电路制造工程3个二级学科,拟重点发展纳电子科学、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及EDA、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器件与制造工艺、封装与系统集成、MEMS 与微系统、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和集成电路专用材料等学科方向,完整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集成电路学院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探索“1+N”联合机制,与相关院系成立交叉研究中心,实现完整覆盖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
在师资团队方面,将通过兼聘、双聘等灵活务实的用人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同时,学院将与产业链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全方位产教融合,面向产业最先进技术和最迫切需求,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
在人才培养方面,集成电路学院将招收本科生、专业型硕士生、学术型博士生以及专项博士生等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本科生培养将采用大类培养和书院培养模式,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将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主。
相信大家都知道,缺少核心芯片技术正在阻碍我国高精尖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追赶道长且阻,但在艰难的大环境下,我们唯有自研之路脚步不停才有可能追赶并超越,所以吾辈需倍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