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

从苹果公司成立那天起,就在不断打破科技圈的平静。于2020年底发布基于Arm架构自研技术的M1版Mac更是让上游芯片巨头们感到压力。但大致3个月后,这款号称快过98% PC的产品还能继续保持微笑么?

在M1版Mac正式发布后,不少网友均表示之前担心的常用应用兼容性还不错,而且性能流畅、续航能力、发热量都是值得称赞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体验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苹果官方承认的在M1设备外接超宽屏外接显示器时,可能无法提供最合适的输出分辨率,或导致某些分辨率选项无法顺利启用。而最近又有多位网友反馈道:在将设备与新的 M1 Mac 同步后,他们无法再打开 iPhone 或 iPad 上的任何第三方应用。

在上述问题还未有苹果官方解决方案之时,最近一份有关搭载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笔记本与苹果定制M1芯片Mac产品的多项对比测试,让我们又开始关注电脑兼容性真的是一件需要时间来不断完善的工作。

在测试中,英特尔对比展示了配备十一代酷睿 i7 处理器和 16GB 内存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和配备 M1 芯片和 16GB 内存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课件在 PowerPoint 上导出演示文稿为 PDF 文件的时候前者比后者速度快了 2.3 倍。英特尔特别强调,PowerPoint 是在这两个系统上原生运行。

英特尔还表示,在 Topaz Lab 的人工智能照片放大软件 Gigapixel AI 上,酷睿 i7 系统要比 M1 MacBook Pro 快 6 倍。PCWorld 表示这些测试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并指出 Topaz Labs 的应用充分利用英特尔处理器内部的硬件加速。

至于游戏性能,结果则是喜忧参半,英特尔强调了一个公认的观点,那就是Mac并不是游戏的理想选择,缺乏对《Gear Tactics》、《Hitman 2》等“无数”游戏的支持。

英特尔还进行了一项电池续航实测,发现搭载十一代酷睿 i7 处理器的Acer Swift 5 和 M1 MacBook Air 在打开额外标签页的情况下流媒体播放 Netflix 时,都能实现几乎相同的 10 小时电池寿命。英特尔表示,这两款笔记本都设置为 250 尼特的显示亮度,MacBook Air 运行 Safari,宏碁 Swift 5 运行 Chrome 进行测试。
当然,作为上游芯片行业的绝对领军地位的英特尔,面对M1版Mac的横空出世以及那句“跑赢98% PC”的豪言壮语还是忌惮的,但新鲜事物总是有更适时的特性,比如M1芯片在体积、续航能力、发热量乃至价格上都是值得赞誉的。不过,反过来看行业巨头英特尔,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强势且共赢的生态链、以及包括AI在内的前沿创新性也同样值得致敬,因此无论你是否考虑尝试M1版Mac电脑,英特尔想传递的信号是:它始终都是不出错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