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谱科技 奇谱科技

CHIP奇谱
关注产品与技术 分享体验与新知
广告

从SoC到ISP依旧澎湃,再到中芯国际财报,自研时代已来临?

作者:原创

浩浩荡荡的两天时间,雷军分享完小米科技的众多新品。在这条通往高端市场占位的道路上,或许大家更多的记住了小米用“安卓之光”与“安卓旗舰”来形容自家新品手机。但想要做到行业老大位置,仅有终端产品是不够的,自研系统、SoC级芯片、多项专利在手才是王道,所以小米也很深谙其道,发布了自研ISP芯片,澎湃C1。

距离上一次智能手机SoC芯片——澎湃S1的发布,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这一次虽不是系统级芯片,但主打专业级影像功能,且有着更先进3A(AF、AWB、AE)处理能力,让雷军有底气宣布这款芯片会搭载在万元高端机小米MIX之中,也令网友感受到这并非是PPT芯片,而是真正量产使用有价值的芯片。

从SoC到ISP依旧澎湃,再到中芯国际财报,自研时代已来临?


不仅是小米开始自研芯片,近期还有报道称OPPO也宣布了自家“马里亚纳”自研芯片项目进展。此前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还公开承认了一款用于智能手机辅助运算的“M1”芯片,并在欧盟知识产权局申请了相应商标。

为何这些手机厂商纷纷开始自研芯片之路,难道这条路很简单么?如果说SoC这种高集成度的重要芯片,或许国内厂商还无法短时间内自研生产,但诸如ISP、协助计算芯片还是可以自行研发的,毕竟在ARM等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已经标准化。同时有了自研芯片,就可以不必拘束于上游芯片厂商的设计路线图来设计产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供应商产能问题,导致手机发布时间延后甚至缺货的现象。

当然,看到这里一定又有网友会提出,与其每个国内手机厂商都自研芯片,费事又费力,不如让诸如中芯国际等国内芯片厂商集中做一波,以满足各家之需的好。

从SoC到ISP依旧澎湃,再到中芯国际财报,自研时代已来临?


其实,中芯国际已经在做上述事情了。从近日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中芯国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75亿元,同比增加25.6%。其中,晶圆代工业务 营收为239.89亿元,占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8.9%,收入同比增长20.0%;而且还有利好消息称:中芯国际将与深圳政府合作发展中芯深圳,重点生产28nm及以上的新品制程,目标为实现每月4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项目的新投资额估计为2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53亿元。

所以,无论是各个手机厂商越来越重视自研芯片,还是诸如中芯国际等芯片厂商的不断努力,因“缺芯”被别人“卡脖子”的情形已经得到足够重视,但代价是惨重的且自研芯片之路道阻且长,我辈唯有不停奋进方可不留遗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奇谱科技 » 从SoC到ISP依旧澎湃,再到中芯国际财报,自研时代已来临?
分享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