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谱科技 奇谱科技

CHIP奇谱
关注产品与技术 分享体验与新知
广告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作者:原创

又到升级时刻,西部数据今年以来,已经连续更新了多款SSD产品,此前的SN850和SN750 SE都是挂着WD BLACK SSD(黑盘)的头衔,而SN500系列仍是蓝袍加身。

随着PCI-E 4.0接口的普及,西部数据连续更新了两款WD BLACK SSD产品,全都用上了这一新接口。如今,轮到了面向更主流消费者的蓝盘升级了,至于绿、红、紫等其他定位的产品,是否要因为性能而升级,还有待观察。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新款WD Blue NVMe SSD延续了SN500系列的编号,如今达到了SN570。从严格硬件规格上来看,该产品与1年前的SN550(《西数Blue SSD SN550:小步跑出大跨越》)可谓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本来嘛,都是DRAM-less设计,M.2 2280 S1模块两端分别是主控芯片和NAND芯片,甚至前者都没有如SN750 SE(《“4”不同WD_BLACK SN750 SE踩着节奏而来》),为了接口规格升级而换用第三方PCIE 4.0主控,而继续使用自家产品,具体来说就是20-82-10048(SN550为20-82-01008)。主控芯片具体有哪些升级变化,西部数据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但是说再多规格都不如疗效好,在I/O性能提升10%的大背景下,其顺序写速度提升50%!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WD Blue SN570的顺序读写性能堪比WD BLACK SN750 SE(3600MB/s读、2830MB/s写),而其1TB的价格仅719元,比后者少近120元。

在NAND芯片层面,SN570有所升级,使用了单颗112层的BiCS5 3D TLC NAND。这也是首款规模采用新NAND的西部数据SSD产品。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必须指出的是,DRAM-less设计再加上112层3D TLC NAND,SN570的性能发挥程度,与全盘容量的关联度更高。因此,要想得到理想的性能表现,无论是读写速度还是I/O性能,都需要1TB这一全系最大容量版本,而512GB与256GB则性能不断大幅打折,甚至不到1TB版本的一半,仅剩顺序写速度保持在同一级别。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PCI-E 3.0 x4、NVMe 1.4,规格上SN570不落下风,剩下的就看数据怎么做在931GB空间上撒欢了。

先来看看硬盘厂商最喜欢用的标定SSD性能级别的CrystalDiskMark 7.0的成绩吧,从绝对数值上来说,它的数据的确最漂亮,甚至超过了标称值。以下3张图分别是默认、峰值和仿真等3种模式的结果,具体队列深度和读写模式,参看相关项目的栏头。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队列深度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而对个人用户来说,队列深度很少能够超过4,SN570很好地在用户常用范围内就达到了峰值性能。

队列深度为1。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队列深度为2。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队列深度为4。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队列深度为10。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在队列深度为4的时候,SN570已经达到了性能峰值,并且保持得很好,ATTO Disk Benchmark 4.01的成绩保持在3.3GB/s读、2.9GB/s写的最大水平上——前提是缓存不被写爆。

以下两张测试图标的队列深度均为4,但一次写入文件尺寸从上面的1GB分别增加到2GB和32GB。写性能劣化不仅体现在速度大幅度下降方面,也体现在巨幅波动方面。

毕竟,用如此海量的数据持续写入性能苛求主流定位的SN570有些过分,没有DRAM缓存情况下,使用TLC虚拟SLC缓存的量总是有限的,约为1TB~1.5TB。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同样,没有了缓存的帮助,仅依靠介质本身的性能,920MB/s读速度的SN570甚至会低于前辈SN550(950MB/s)。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不要沮丧,这样极端的性能表现,日常是用不到的,过3GB/s的读写速度是常态,而另一个常态则是SN570的冷酷!

SN570有着令人惊讶的低功耗、低温度表现,甚至无需使用任何辅助散热装置。密封在笔记本电脑内部、刻意拆掉散热片,经过数百GB数据急速写入后,主控和NAND都仍能保持33℃的清凉状态,笔者一度以为测试跑错了盘片。

更高NAND堆叠层数,不断优化的主控,为SN570营造了很好的低成本基础。同时,它们还共同成就了这一新款主流SSD的低功耗/发热表现。没有PCI-E 4.0接口又如何,超轻薄设备需要的速度与低成本都有了。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这么能打的蓝盘,会否影响到黑盘的销路呢?想想当年HDD的主流产品,是如何从7200r/min一路“降速”到5900r/min、5400r/min的,我决定:如果SN570推出M.2 2230规格,一定买一块换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奇谱科技 » 冷静!WD Blue SSD就够用了
分享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