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奇谱 CHIP奇谱

CHIP奇谱
关注产品与技术 分享体验与新知
广告

11代酷睿为飞行家护航

作者:原创

ThinkPad品牌的高端消费化多少冲击到普通个人消费者对其品牌、产品定位的认知,特别是classic经典系列(T、X、R、L)的产品的高端市场,被日益亲民的X1侵蚀。好在ThinkPad X13非常坚定,可靠的品质、稳定的性能、全面的功能、完善的扩展、轻盈坚固的机身都没有变。

调整命名方式后,面向高移动需求商务人士的ThinkPad X13,走向更大的屏幕尺寸,便携性不受影响,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二代。该系列同时提供11代酷睿平台(机型编号20WK)和锐龙5000平台(机型编号20XH),以下分别简称X13(酷睿)和X13(锐龙)。

相似却不同

作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联想最先在“同款”机型上导入英特尔和AMD双平台战略,并逐步从入门向高端、从消费向商用扩展,到X13就已近全部。

最初,锐龙机型被当作酷睿机型的低价补充出现,酷睿i5与锐龙5之间价差较大。而如今,两款产品不仅外观如同一个模子刻,而且价格也越来越接近。作为ACPC(Always Connect PC)的实践,联想为X13(酷睿)机型全部标配4G通讯模块,并命名为“飞行家”系列,用轻盈的身形、全时接入网络的能力,将酷睿平台超便携、移动计算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如果不是附赠两年流量功能,11代酷睿平台的X13与锐龙5000机型价格相差无几。

在外观上,X13(酷睿)与X13(锐龙)仅可通过掌托贴纸、SIM卡插槽以及机身左侧接口上的符号等细节加以区分。

除了外观, X13(酷睿)和X13(锐龙)的配置和价格也拉到一致水平:13英寸1920×1200低功耗屏幕、板载双通道LPDDR4x-4266 8GB×2、512GB SSD、55Wh电池、同款65W USB-C适配器,移除4G模块后,酷睿及锐龙平台的X13重量均为1.26kg。

明确的产品用途:移动商务

ThinkPad X13系列保持了这一系列产品高品质和全功能的定位,无论是11代酷睿平台还是锐龙5000平台,主要功能特性被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只是对轻薄笔记本电脑来说,X13(酷睿)被挖掘得更充分一些,从端口到网络的连接能力、从处理器到硬盘的性能都较兄弟机型高一个级别,X13(锐龙)虽达到相同水平,但是这仅限于CPU及集成GPU本身,平台层级的整合度仍有差距。

无论是当年的ThinkLight还是后来背光键盘,满足多变的异同环境中正常使用键盘的初衷没有变。X13(酷睿)标配背光键盘,且键帽表面光洁;X13(锐龙)标配无背光键盘,键帽表面为磨砂处理。虽然两个机型可以通用这两款不同FRU(ThinkPad可替换零部件编号)的键盘,但如内置4G模块一样,配置上的细微差异,隐隐着透出两个机型定位的差异。

打开底壳,两款不同定位的产品的差异一览无余:左侧蓝色PCB的是X13(锐龙),右侧绿色PCB的是X13(酷睿)——PCB颜色仅是零部件供应商偏好、批次,和产品定位无关。

X13(酷睿)更加注重均衡,并偏向便携性调优,X13(锐龙)则注重在轻薄条件下发挥性能,同时谨慎地控制成本。

反映在性能测试层面,即对续航时间没有较高要求(最佳性能及更好的性能模式)时,处理器优化以保证性能输出为重点,X13(酷睿)的输出特别稳定,两种供电方式+两种电池模式的性能总体变化不大;更长的续航节电点模式(电池)下,性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电池续航时间大幅延长,简单地说,用最大32%的性能降幅,换取最大61%的时间延长,效率非常可观。

电池供电下的X13(锐龙),以更极端的性能抑制方式,最高换取79%电池使用时间延长。但是从性能维度来看,在插电状态下能与X13(酷睿)保持统一水准的X13(锐龙),难逃“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魔咒,上图中代表其性能的灰色柱形图一路向下,不仅性能最好的电池供电模式成绩不如性能最低的电源供电模式,而且换取79%续航时间延长的代价是性能打6折。

在负载较重的单纯视频渲染测试项目上,拥有更多处理器核心的X13(锐龙)获得了少见的性能领先。但是你会用一台超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长期从事单纯的视频渲染工作吗?

总结下来,高性能设置时,X13(酷睿)在拥有整体很好性能的情况下,保持着极高的性能稳定性,用户可以放心的使用它而不用担心拔掉电源而性能大幅下降;长续航设置时,该机以较小的事务处理性能损失代价获得较大的续航时间增加,而渲染重负载性能损失较大。

X13(锐龙)要有相对平稳的性能表现,非常依赖“电”的充足。为了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其限制处理器效能方式,性能折损的代价较大。

由此,X13(酷睿)机型在移动中保持工作能力、适合突发工作流,与X13(酷睿)机型的桌面上保持并行性能的定位差异更加清晰。

软硬件一体调优

10代酷睿以来,英特尔引入了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DTT,动态调优)技术,在11代酷睿平台上,不仅可以在CPU与GPU之间动态地平衡负载,还允许OEM设备段时间获得突破额定功耗值的性能,对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突发负载处理,并使系统快速恢复到低耗能状态。

ThinkPad X系列属于中高档定位机型,再加上便携设定,广泛内置了温度/性能控制系统。X13(酷睿)使用的就是平台内建的DTT,除处理器外,系统内还有两个与之配合的传感器(Participant);锐龙平台没有直接与DTT相对应的功能设计,因此联想在系统内增加了“Lenovo Intelligent Thermal Solution”实现类似的目的。

类似仅仅是类似,但是实现的效果和代价是截然不同的。X13(酷睿)与X13(锐龙)的散热器看似相同,特别是显性的热管直径、风扇直径相同。然而,两者的主要技术指标,从供应商开始就是完全不同的。

X13(酷睿)采用了来自台达的5V0.5A风扇,X13(锐龙)则为东芝的5V0.37A风扇,不仅功率更大、峰值转速高1/3,而且叶片造型交替变化、数量多20%。在负载复杂的MobileMark 25测试中(电池模式为较好的性能),X13(酷睿)的散热器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以极低转速工作,检测温度过高时,以短暂的高速旋转迅速散热并回归低速;X13(锐龙)在相同设置和负载下,风扇以中高速运转为主。风扇快速散热是,X13(酷睿)的噪声更大,胜在持续时间短,X13(锐龙)的风扇始终保持低沉地运转。

从背光键盘到间歇工作的风扇,X13(酷睿)为安静、黑暗的使用环境优化,而X13(锐龙)更多地在意的是白天背景噪声不小的办公室环境设计,散热设计更加粗放。

X13(锐龙)使用MTK MT7921模块获得Wi-Fi 6功能,连接速度是X13(酷睿)所使用的AX201的1/2,而所占主板面积是后者的4倍。X13(酷睿)在相应的无线网卡位置预装了Quectel的全网通4G模块,即使附带的联想懂得通讯流量用尽,还可购买新的服务。由于英特尔能够提供更多规格的零部件供OEM选择,较小的Wi-Fi 6模块所让出的空间,使其平台产品可增加更多的特性,相对拼凑而来的锐龙平台只能以牺牲部分特性换取零部件的最大公约数。

同样,仅支持PCI-E 3.0 x4接口NVMe SSD的锐龙5000平台的磁盘性能从理论到实际均只有11代酷睿PCI-E 4.0 x4 NVMe SSD的一半,X13(酷睿)版的实际读写速度为6500MB/s和4800MB/s),并为SSD增加了专门的散热片。

相对隐秘的接口速度差异更大, 11代酷睿支持两个原生Thunderbolt 4/USB4接口,X13(酷睿)将这一能力全部释放出来,速度是锐龙5000平台最高支持的USB 3.1Gen2 10Gb/s速度的4倍并向下兼容。两者能够使用的ThinkPad扩展坞都是不同的。

两款X13的USB-C接口内,控制器各有不同:Intel JHL8040R和TI TUSB44。

深入数据内部

别看在部分性能测试的数据上,锐龙5000平台迫近11代酷睿,但是这一性能的“质量”是很大差距的,X13(酷睿)与X13(锐龙)两款产品虽然有着各自性能与续航、散热的平衡点设计,但在“较好的性能”模式下,酷睿平台机型不仅更为便携,而且拥有更好的性能稳定性,这对商务PC来说尤为重要。

在不同的办公应用测试中,两款X13机型的性能表现不尽相同,X13(酷睿)总体占据优势。在电源供电模式下,X13(锐龙)与X13(酷睿)的各个测试项目成绩互有高低,随着供电模式从电源转向电池,酷睿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优势明显,而锐龙机型性能有较大跌幅,两者得分差距瞬间拉大。

Procyon的视频编辑与CrossMark Pro/SYSMark 25的创造性项目,均围绕视频汇入、编辑、渲染和输出流程展开。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拥有更多CPU核心的锐龙平台表现会更好,但实际测试打破了这一传说。

一方面,酷睿i5-1135G7在Video Editing测试中,成绩全面领先与锐龙5 Pro 5650U——无论电源还是电池供电,另一方面极限性能更好的酷睿机型电池电量无法满足完成测试所需。折算下来,酷睿i5-1135G7视频编辑性能较竞品高20%,而功耗高30%,用户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在仔细对比一下Video Editing项目测试时,CPU与GPU的运行状态。上图为X13(酷睿)采用电源供电情况下正常完成测试的曲线,下图为电池供电情况下的曲线,红框圈出位置为同一负载点。不难看出,电池供电时,紫色的CPU频率曲线波动更为频繁、幅度也更大。另外,GPU高负载点时,整颗处理器的功耗以超过40W,平均功耗接近30W,与此前核算的基本吻合。

必然选择

11代酷睿平台的ThinkPad X13不仅在性能上保持对锐龙5000平台兄弟机型的优势,而且在全天候网络连接能力、高性能设备连接能力等方面优势更大。

无论时日常办公使用的中低负载情况下,还是偶发的视频编辑等高负载,从桌面到移动,X13(酷睿)都有着不错的性能表现,不负高品质的轻薄商务机型定位,陪伴业务精英冲锋陷阵。

X13(锐龙)的工作同样兢兢业业,只要给它更好的供电条件,它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偶尔出门使用,不掉链子、不掉价,像极了办公室职员。

如此比较下来,你是否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价格只相差500~800元,决定不难做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HIP奇谱 » 11代酷睿为飞行家护航
分享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