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奇谱 CHIP奇谱

CHIP奇谱
关注产品与技术 分享体验与新知
广告

超频不易到超频容易 只差“K”和一键

作者:原创

说到超频,总会被DIYer当作超级技能保持神秘。如今,只要按下“一键”就能跨过鸿沟。

1.jpg

决定一颗x86处理器性能的参数有很多,首当其冲的是微架构,它是指在指令集架构下硬件实现方案,是处理器计算效率的基础。在此之上,还有主频、核心/线程数量、缓存等等影响因素。在同一代处理器产品中,处理器架构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因此后几个元素通常是用来划分产品定位的关键因素。这其中,主频的地位又十分特殊,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允许用户通过某些操作以实现超过处理器厂商初始设定的性能参数(‘开核’这种非常规操作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这个操作就叫做“超频”。

在DIY圈子里,超频几乎可以算是永恒的热门话题,不仅是因为超频可以带来额外的性能收益,同时也是因为超频本身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尽管CPU的制造是依靠非常严格的工业化标准进行的,但实际上由于晶圆本身的品质不同,甚至芯片在晶圆上的位置不同,都会影响CPU最终能够达到的运行频率上限。因此每一颗CPU本身的可超频空间也就不尽相同。这种偶然性的存在让超频带有一点游戏中开宝箱的感觉,而某些经过验证的可超频幅度非常大的处理器(型号或批次),甚至在市场上还会产生额外的附加价值。

也有某些型号的处理器,或因为新技术赋予的特性,抑或本身市场定位限制了本身性能的发挥,就有可能具备了成为超频“神器”的潜力。DIY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例如第一次掀起平民超频热潮的英特尔Celeron 300A;例如大名鼎鼎的Tualatin(图拉丁)核心的Celeron 1.1GHz;例如靠超频几乎可以性能翻倍的Core 2 Duo E6300和Pentium E21X0系列。

2.jpg

当然,超频的成功条件并不仅限于一颗体质很好的处理器,还需要主板BIOS调教、主板供电规格、散热器甚至是电源本身+12V输出的稳定性等一系列周边配置的配合。再加上随着处理器本身的预设频率越来越趋近于电气性能的极限,因此近十年超频的技术门槛也变得更高了。为了重新唤回用户的超频热情,以英特尔为代表的厂商也推出了一系列工具来帮助玩家体验超频的乐趣。

Tubro Boost 睿频

其实睿频就相当于“自动超频”。最早这个技术实在45nm的Penryn内核的Core 2 Duo处理器上引入的,当时被称作“Intel Dynamic Acceleration Technology”,主要工作方式就是当双核心中的一个核心进入休眠状态后,系统可以自动提升另外一个核心的工作频率,但提升的幅度还比较小。

3.jpg

随着Nehalem架构的Core i7把4核心带入了主流玩家的视野,这一频率动态提升技术也正式更名为“Tubro Boost,睿频”。历经十余年的技术迭代,目前的睿频技术在频率提升幅度以及敏感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以性能级产品线的顶级型号Core i9-9900K为例,在默认3.6GHz的情况下,全核睿频已经可以达到4.7GHz,单核上限更是达到了5GHz。而如果是HEDT平台的X系列处理器,还会额外支持“Turbo Boost Max 3.0”,根据供电的能力以及散热的余量,在睿频上限的基础上再提升100MHz的运行频率。

4.jpg

这种完全无需用户手动干预的“自动超频”,算是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实现了“全民超频”的愿景,但也正是因为睿频太方便好用,反而抑制了普通用户动手超频的欲望。

Extreme Tuning Utility极限超频工具

这个简称为“XTU”的软件,是英特尔开发的集系统监控与超频于一身的功能非常强大的软件,它实际上相当于把主板的BIOS界面完全搬到了Windows系统环境下,因此能够对处理器(如果你的内存支持XMP,那甚至连内存也可以一起调节)进行非常细致的调节:例如在“Advanced Tuning”选项卡下,包括基准频率、倍频、功耗上限、核心电压/电流等等都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设置。XTU本身还集成了性能与稳定性测试功能,可以在超频完后立即进行相关测试,来验证超频是否成功以及带来的性能提升幅度。

5.jpg

因为XTU显示的项目实际上也是跟主板BIOS的开放程度有关的,所以对于台式机用户来说,能够操作XTU的用户,可能更习惯去BIOS中去进行相关设置。但XTU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了。毕竟通常笔记本电脑的BIOS界面开放限度很低,因此使用XTU能够对移动版处理器进行更丰富的调节:比如大量使用非超频版移动处理器的用户,就会使用XTU来进行降低电压或解锁功耗墙等操作来降低处理器的温度/功耗或提升性能。

6.jpg

Intel Performance Maximizer 英特尔超频软件

这是英特尔在2019年台北ComputeX上发布的最新的智能自动化超频程序,算是“国际版”的一键超频。只不过IPM的要求更严格,只有九代酷睿的6款K系列和KF系列处理器搭配Z390芯片组才能够使用。IPM的整个超频过程甚至不需要人值守,在安装并启动后,它会重启系统并进入超频程序界面,自动尝试频率和电压的组合直到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作为最终超频的结果,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

7.jpg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IPM在结果上还是相对要保守一些,超频幅度略逊于手动超频。经过超过1小时的多种组合参数不断地自动调优测试,该软件可以为特定配置组合甚至零部件组合提供最佳的超频参数,获得倾向于可靠性超频结果。

8.jpg

与为个人使用超频的其他几种解决方案相比,IPM更适合批量调优,以及平衡长期使用与极限性能的超频应用,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平台的“体质”,从而有的放矢地设定超频参数。如果为IPM设想一个使用场景的话,可能对于经常有批量装机工作的经销商来说,它的无人值守全自动特性会有用武之地。

EasyOC 一键超频

无论是进入BIOS设置,还是使用XTU,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太过复杂了。因此英特尔中国在2017年推出了EasyOC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软件已经更新到v2.1.15.54,支持七代以后的酷睿K系列处理器。

9.jpg

顾名思义,EasyOC就是为了降低用户进行超频操作的难度。软件启动后会在桌面右下角出现一个Widget风格的界面。界面被设计成一个仪表盘,上半部分通过指针来实时显示当前CPU的运行频率,下方则是超频的一键开启/关闭按钮。

10.jpg

既然是史上操作最简单的超频软件,相应的在超频自由度上就自然要限制比较大。EasyOC的新版本已经关闭了用户自行设定超频幅度的设定方法,启动后将会在CPU本身的睿频上限基础上再提升300MHz。以Core i7-9900K为例,默认设置下,它的全核睿频是4.7GHz,单核则是5GHz,在启动一键超频之后,将会变成全核5GHz,单核则拉高到5.3GHz,提前实现了Core i9-9900KS的参数水平。

EasyOC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超频过程不会锁定频率,也就是当系统处于较轻负载的时候,频率还是会降下来以降低功耗和温度。

11.jpg

终极目标:更好的性能

总体来说,无论是什么级别的用户,英特尔都提供了适合的超频工具:对于经验丰富的硬件玩家,那么通过主板BIOS调节或使用XTU都能够满足需求。而对于没有太多超频经验,却又想追求超频所带来的性能提升的初级玩家来说,EasyOC则不失为一个稳妥又实用的选择。

最后,下表将给出CHIP实验室的几款九代酷睿处理器样品,通过EasyOC软件实现的超频幅度及性能提升幅度,帮大家坚定下超频的决心吧!只需要数分钟就能得到的性能提升!

12.jpg

通过超频所获得的性能提升幅度甚至略高于频率提升幅度,这与超频后核心频率被锁定有关——没有了Turbo Boost检测和频率提升的时间差。EasyOC超频幅度也与CPU“型号”有关,同等散热条件下,核心数量更少、理论超频幅度更大的Core i5-9600K的超频幅度较小,用户可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改用其他超频方式。

很快,CHIP还将带来九代酷睿家族中入门级超频产品Core i3-9350K的超频及性能测试。根据前几代产品的经验,这款“K”是最具超频潜力的产品,敬请期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HIP奇谱 » 超频不易到超频容易 只差“K”和一键
分享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