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奇谱 CHIP奇谱

CHIP奇谱
关注产品与技术 分享体验与新知
广告

酷睿U还是P?ThinkPad X1C便携与性能通吃

作者:原创

超轻薄的概念一直在变,而延续10代的ThinkPad旗舰机型X1 Carbon的定位没有变:一线的超轻薄机身、一线的性能以及一线的商用笔记本电脑特性。其第10代产品迎来了12代酷睿处理器“分化”P系列的契机。

仅仅半年前,ThinkPad的旗舰机种还是X1 Carbon Gen9( 11代酷睿 vs. M1:ThinkPad X1 Carbon Gen9与MBA的移动标杆之争),而彼时,其第10代机型(以下简称X1C Gen10)已经在CES 2022上露面。X1C Gen10升级12代酷睿处理器是必然的选择,但这一代酷睿处理器,移动平台上从低功率向高功率提供了U(也被称为Y的9W产品;15W)、P(28W)、H(45W)和HX(55W)等多个级别,高性能的“H”暂且不算,也有3个级别的“低功耗”产品可选。

做为ThinkPad的高端系列,X1系列不断被细分,Tablet、Fold、Nano、Titanium、Carbon、Yoga、Extreme,无一不已轻薄、高可靠、耐用以及高性能为设计初衷,而Carbon是其中的定海神针,不仅有着相对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也是兼容并蓄的中坚。X1C Gen10更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强了功能与性能特性,价格也维持地位,以更亲民的状态示人。

X1C Gen10仍旧采用其成名的“Carbon”碳纤维材质,其顶盖采用碳纤维纹路明显的水平编织方式T500碳纤维材料,取代此前X1C机型顶盖所使用的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实际上,前者已被用于配备OLED、4K屏幕等前代高配X1C上,属于小众高端可选配置,售价过3万元也不稀奇,而今天它普及至12999元的中高配酷睿i7-1260P机型(配置编号03CD)上,即纹理黑配色,CFRP为沉浸黑配色。

除了顶盖,X1C Gen10机身框架仍采用镁合金材料(AZ91D)打造,通体铸压成型。底壳更是“过分”,也由CFRP材料制成,以略牺牲金属光泽感为代价,使黑色机身及底壳都更加坚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上图铭文了解下东丽A305M这一材料的特性。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相当代价的:测试样机内置4G LTE模块、配备57Wh电池、2.2K(2240×1400)分辨率屏幕,重量为1.20kg,而该系列的起重是1.12kg。联想没有对2.2K屏机型未获得Evo认证的原因进行更多解释,大抵与市场策略与产品规格定位有关,也从侧面反衬出Evo认证的严苛。

但从技术特性角度上说,X1C Gen10配备了12代酷睿i7-1260P处理器,集成AI加速特性,配备人体接近传感器(Computer Vision,慧眼感应)、Windows Hello兼容红外摄像头+Full HD RGB摄像头、4麦克风阵列……智能协作特性一个不落。

4G LTE与Wi-Fi 6E等无线联网功能一个不少,甚至联想还附赠了15GB×12个月国内无线流量,移动商务人士到哪里都不用担心没有网络可用。具体来说,X1C Gen采用了Quectel(移远)EM05-CE物联网LTE Cat 4(最大150Mb/s下行、50Mb/s上行速度)解决方案。此外,X1C Gen10还提供Fibocom(广和通)L860-GL LTE Cat 16(最大1Gb/s下行速度)4G选项,以及采用英特尔5G Solution 5000(基于MTK T700定制)解决方案的Fibocom FM350-GL的5G选项,4条天线均已预留。LTE Cat 4的预装配置更贴近中国市场实际需求,LTE Cat 16和5G选项留给更高端配置。

最长电池续航时间超过16小时、连续高清视频播放时间接近9小时。好吧,可能就是因为这块实测328cd/m2的屏幕功耗略高了一点,同配置仅相差Full HD屏幕的机型,标称“视频”播放时长为19.7小时……通过两组电池续航时间的数据,可以折算出高清解码工作流的功耗约为2.9W,其中包括蓝光解密造成的7% CPU负载、画面渲染造成的14% GPU负载以及LPDDR5-5200内存/PCI-E 4.0 SSD的读写负载,别忘了这是在电池“高效能”模式下的xPU占用率与功耗。

X1C Gen10保持了高端商用机型上配置选择丰富的一贯特性,而针对中国消费者对高分辨率的喜好,起配便是2.2K IPS型号,并提供2.8K OLED和4K非触摸等更高规格屏幕,Evo认证大体就在这个时候丢掉的——Full HD分辨率屏幕,无论有无触摸,均为1W功耗的“low power”屏。

另一个影响功耗,但是非常“本地化”的配置就是处理器了。X1C Gen10支持编号“5”结尾的15W U系列处理器和28W P系列处理器,行货机型全部采用P系列产品,并主要采用4P+8E的12核/16线程产品酷睿i7-1260P和i5-1240P处理器,完全未提供U系列处理器的配置。

然而成也P败也P,高性能背后,众多对热的吐槽也源自于此,详细分析稍后进行。

在平台层面,X1C Gen10系列在可选支持vPro技术的基础上,细分为vPro Enterprise和vPro Essentials两个版本,用户可根据各自应用场景和企业需求选择,这样的高度定制化能力,同级罕见。当然,对面向零售端的机型,不带vPro特性,再加上没有Evo认证,样机的掌托非常“干净”。

下面,我们将正式引入X1C Gen10的“陪跑”选手MacBook Air M1(以下简称MBA),随着M2版MacBook Air发布,8 CPU、8 GPU+16GB+512GB及配置与X1C Gen(03CD)价格相同,MBA仅剩入门配置:8 CPU/7 GPU+8GB+256GB,价格仍要7999元。至于为何不与新款比较,还不是因为手上正好有/没有相应机型。MBA样机增配至16GB内存,叫基础配置价格提升1500元;此前该机采购价格为9499元,与当下MBA M2起价相同——M2大涨价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的MBA毕竟已经上市2年,与X1C Gen10有着明显的代差,已经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只是不能免俗,主要配置和规格还是要走一波。

如此前所说,X1C Gen10与MBA已经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核心硬件指标有成倍的领先优势,而功能特性细节上的差异,则进一步加上了苹果的固执与专有因素,比较意义反而较低。

而在性能方面,MBA与使用11代酷睿U系列处理器的X1C Gen9相比就讨不到便宜,与X1C Gen10的12代酷睿P系列处理器差异更大,完全是龙套状。因此下面的数据截图就使用X1C Gen10的,MBA的成绩就藏在文字中。

“俗”的放在前面,但结论一点不俗:联想对X1C Gen10的精心调教在Cinebench R23为代表的极限负载应用中,有着特别的呈现。从表面上看,X1C Gen10从善如流,将28W的1260P“压榨“到64W、PL1 28s水平,这一数值对游戏本、轻薄本可谓稀松平常,但对以便携著称的X1C超薄本就非常罕见。

然而,X1C Gen10紧凑的内部结构设计与X1C Gen9别无二致,峰值来得更高的P系列处理器性能,也更早被“调控”,早早回落至28W的稳定释放水平——与此前Gen9的水平相同。简单来说,X1C Gen10的处理器峰值更高(64W)、稳定值相同(28W),而其全新架构的12个核心,甚至没有也不被允许全力发挥!

下面几张图是Cinebench R23多线程测试中,不同电池模式下,1260P的各核心频率曲线,直白地说,没有一个尽力了。针对发热量不小的P系列处理器,联想有意识地主动限制了其性能释放,最佳性能模式下,性能峰值后的CPU占用率保持在85%、平均频率1.75GHz水平。往好的地方说,这样的“限制”确保X1C Gen10的CPU资源不会被高负载的持续应用锁死,对其他应用保持响应能力,对保持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的响应能力与敏捷性非常有利。最佳性能模式下,该机的测试成绩为8504分。

即使使用外接电源,X1C Gen10的多核并行性能仍被明显抑制,特别是最佳能效模式下,P核不仅频率大幅降低,甚至超线程都被“关闭”。拔掉电源,X1C Gen10的性能并不因此而损失过多,平均来说下降约15%,明显小于30%~40%的主流书评。

持续高负载对X1C Gen10为超便携设计的散热系统极不友好,也直接导致其左侧扬声器位置温度超高!表面温度局部极值突破57℃,绝对的烫手;CPU则维持在95℃。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样超越产品定位的强行高负载行为,对X1C Gen10的性能表现影响不大,Cinebench R23 10分钟耐用性测试(持续运行10分钟后)的成绩与此前差异不大,仍能达到8480分。

相比之下,MBA的单次测试成绩最高为5562分,10分钟耐用性测试的成绩为4671分。环境温度高(室温28℃)加持续高负载,对无主动散热设计的MBA极为不利,和性能几无损失的X1C Gen10相比,不仅性能损失更大,达16%,而且大面积52℃高温的底壳,绝对的烫腿。

总的来说,Cinebench这类测试,对超轻薄机型来说意义不大,大家一起摆烂。

超轻薄机型放弃绝对性能而追求高敏捷性和高响应能力,这就离不开CrossMark Pro测试。在轻负载、多任务并行、负载场景中,1260P的P+E核结构与数量、更高的运行频率以及毫秒级性能/频率响应能力彰显。

在联想设置的限定下,无论是外接电源还是使用电池,X1C Gen10不同电源模式,特别是最佳能效模式与其他两种模式之间的性能差异达50%,而最佳性能模式与平衡之间差异很小,这保持了ThinkPad一贯的性能表现。对X1C Gen10的用户来说,使用平衡或者自动模式,就能获得几乎最好的性能表现,同时电池消耗较小,具有更好的性能功耗比。

随着X1C Gen10升级至12代酷睿P系列处理器,其性能水平较同定位的X1C Gen9(酷睿i7-1165G7)又有了长足的提升,CrossMark Pro在电源供电的最佳性能模式下得分提高了23%,也足足领先MBA 23%。

电池供电情况下,MBA与X1C Gen10的成绩差异缩小了,这主要“得益于”联想对后者电池续航时间的苛求。同样高清视频连续播放测试中,MBA的电池续航时间为9.5小时,略优于X1C Gen10测试样机,但是不要忘了,后者可选多个规格的1W屏,仅更换屏幕后仍播放相同高清视频,折算电池续航时间约为14.6小时,仍远超MBA。

MBA的长续航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专属应用优化、专属硬件加速及CPU低通用负载条件下,这和x86平台讲求的高系统兼容性、高CPU通用性方向正好相反。若MBA应用优化不佳/CPU承载通用负载,酷睿增加专属硬件,那么结果就加速反转了。

WebXPRT 4测试基于浏览器加速完成,Edge与Safari基于相同的Chromium引擎,对12代酷睿的P+E结构与M1的P+E结构都有较好的优化,剩下比拼的结果就有赖于处理器核心的效率了,酷睿i7-1260P更胜于一筹。

V-Ray、HandBrake和Blender都是流行的开源或共享视频编解码/渲染引擎,它们对新硬件支持更及时、新特性应用更激进,酷睿i7-1260P占尽人和,速度更快并不奇怪。

反观Adobe全家桶及苹果原生应用,前者的保守(保持更好的兼容性)与后者的专属加速,MBA的性能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领先优势,但优势非常小。

以Procyon办公生产力测试为例,酷睿i7-1260P数量更多、频率更高、SIMD指令支持更完整的核心,与MS Office套件配合,实现了高速低功耗的理想境界。通过下方处理器负载不难看出,一方面处理器每次Boost都能达到4GHz甚至更高水平,瞬间功耗超过40W水平,快速完成工作负载,另一方面处理器处于较高温度状态,减少散热系统的功耗及噪音,从高性能与低消耗两个方向为高便携度优化。

工作完,X1C Gen10还可以用来简单娱乐一下,无论是音响还是画面质量,游戏本都比不过它。《英雄联盟》中2.2K分辨率高画质,该机速度可达100fps以上;降低分辨率至Full HD,更可在10 vs. 10团战复杂场景中保持100fps以上速度,流畅性不错——MBA只有看人家玩了。

同样都是超轻薄机型,X1C Gen10从性能到功能再到用途,保持了PC产品的全能优势,更凭借12代酷睿P系列处理器带来的性能,与X1C系列的10代产品以来的便携性、全天候网络连接能力,成为移动商务人士理想的随身机型。

如果纯论轻薄或性能,X1C Gen10与其包括MBA、MBA M2在内的竞争者相比,有着对高性能与功能特性完整等方面激进且极尽的追求。追高性能是此代产品在高负载场景测试中散热翻车的根本原因,而在移动商务及个人用户实际的轻负载使用条件下,热的问题不会发生和暴露,速的优势将被放大。

另外,X1C Gen10的“便携”被贯彻到产品使用的各个维度,不仅外形尺寸、重量及续航方面的便携,减少附件携带、降低电源依赖、简化线缆连接,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实现桌面上的完整功能与应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便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HIP奇谱 » 酷睿U还是P?ThinkPad X1C便携与性能通吃
分享到:
广告